笔趣阁 - 玄幻小说 - 恃宦而骄在线阅读 - 恃宦而骄 第103节

恃宦而骄 第103节

    她说了半天也不见那个人影在说话,习以为常地寻了个他旁边位置,笑眯眯地把食盒放在茶几上,结果一伸手,就摸到一个软软的东西,她忍不住凑近一看。

    “咦,哪来的糕点啊。”

    谢病春依旧不说话。

    那粥的味道不知不觉充斥着整个屋子。

    屋外的灯笼被风吹的晃了晃,屋内的光便也跟着晃了一下。

    明沉舟以为是谁跟他一样偷偷送了糕点进来,便自顾自地拿出粥,继续说道:“你头还难受吗?还发烧吗?肚子饿了吗?”

    她伸手摸摸搜搜在茶几上摸到,最后搭上扶手上的那只手,认认真真地闭眼感受着手心的温度。

    “好像没……啊……”

    相握的手被人倏地收紧,明沉舟被一股大力拉着,直接跌坐在谢病春的膝盖上。

    两人的距离近在咫尺。

    明沉舟睁大眼睛,想要看清他脸上的神情,小声问道:“你怎么了?”

    谢病春抱着她没有说话。

    “你怎么了?”明沉舟扭头去看他。

    “明沉舟。”

    谢病春终于开口,沙哑地喊了一声。

    “嗯?怎么了?”明沉舟疑问地反问着。

    “明沉舟。”

    谢病春只是继续又喊了一声。

    “干嘛?”那声音极轻,声音沙哑低沉,听的人耳朵发痒。

    明沉舟不由挣扎一下,偏开头,盯着地面上倾斜进来的微光。

    外面有人影晃动,似乎有人要来了。

    “明沉舟。”

    谢病春不知为何又是叫了一遍。

    他握紧明沉舟的手指,在微亮的光中十指交缠。

    “我在啊!”

    明沉舟背对着谢病春,目光盯着那道晃动的影子,一颗心都要提了起来。

    谢病春盯着她的后脑勺,看着她鬓间的蝶翼,缓缓收紧手中力气。

    “看着我。”

    话音刚落,明沉舟下意识回头,迎接她的是一个滚烫的唇。

    第56章

    那日杏林之事闹得轰轰烈烈,锦衣卫抓了一批人关在西厂结果一月过去了还是没有动静,连着亲人探监都不行,一时间西厂被人戳着脊梁骨骂。

    就在民间书生议论纷纷之际,京城护城河突然飘出一具尸体。

    尸体就是在靠近书生们聚集的笔墨街一段的水域里发现的,一大早事情闹得不小,京兆府打捞上来后抬去义庄等人认尸。

    京兆府尹当时并未在意,围观的众人也只是对伤痕累累的尸体唏嘘不已,很快便有讨论起即将出成绩的院试上,有些没有信心的甚至开始打听起学院来了。

    这条护城河每年都有人失意跳水,或是失足落水,每个月都要飘几个尸体上来,只要不是有人上报成谋杀案,便连仵作都不验尸。

    此事被夹在痛骂谢病春和等待成绩的吵闹声中,在当日偌大京城好似是一颗石子落了水,只在一瞬间起了涟漪,眨眼便沉入河底渺无音讯。

    谁知,半月后的一大早有一个妇人敲鼓鸣冤,状告自己夫君被人谋害,尸体正躺在义庄中。

    这才一石惊起千层浪,京兆府尹唐圆行眼皮子莫名一跳,匆匆派人去义庄抬尸体,结果却发现尸体不见了!

    唐圆行多年的为官经验瞬间觉得不对劲,立马把此事压了下去。

    毕竟院试即将公布成绩的档口出了一个命案,当真是要命。

    他虽觉得棘手,但做了十来年的皇城脚下的芝麻官,他莫名觉得不对劲,连忙私下自习询问那妇人。

    “你说是谁杀的?”

    唐圆行扶着木栏杆才没有一脑袋砸下去,满脸苍白。

    “是,是薛家两位公子。”妇人跪在地上,大哭起来,“我和婆母起早贪黑只为供我夫君读书,他一向学问好,乃是白鹿学院的学子,院试前有个小考,成了才能参加。”

    死者陈伟乃是陈家村的一名读书人,母亲是个寡妇,三岁没了爹,日子过得穷困潦倒,后来娶了一个村头的杀猪女,这才勉强过了温饱的日子。

    他在陈家村还算出名,因为家中村里读书人不少,但成绩这么好的确实屈指可数,先帝长久不开恩科,他便一边帮着家里赚钱,一边耐心苦读,白鹿学院的老师都极为看好他。

    ——“所以这样的人没考中今年院试的名额。”

    宫中,明沉舟听着英景的消息,连忙扒拉下脸上的画册,睁开眼自躺椅上坐了起来,皱眉问道。

    英景垂眸,低声说道:“是。”

    “是徒有其名还是,内有乾坤。”

    明沉舟捏着手新买的的画册,随意拨弄着,脸色严肃说道。

    “今年白鹿学院院试名额有薛家兄弟。”英景并未明言,只是意味深长地说着,“国子监早上刚出的成绩,今年白鹿学院一共有五十三人参加院试,全都通过了。”

    明沉舟扬眉:“这么厉害,我记得就算敷文书院也没有这样辉煌的战绩。”

    “是,所有书院最好的成绩就是敷文书院五十人赴考三十人考中,也因为如此,敷文书院是大周每年招生最是热门的学院。”

    “那他们两个的成绩如何?”

    “成绩早上送到司礼监和内阁时,若没看错,应该在第五第八。”英景低声说着。

    今年是大比之年,时间本就掐得紧,加上每张试卷都要经三轮批改官审查,今年连着考官都比往常多抽调了十人。

    为了隐秘办事,所有考官被统一关在国子监一间大院子里,严格看守半月,日日熬的考官子睡寅起,这才赶在仲秋的尾巴改出成绩。

    “薛家什么时候不声不响培养出两个这么厉害的小辈了。”明沉舟并未有太大的惊讶,反而似笑非笑地问着。

    ——“大概是太后教导有方吧。”文渊阁内,戴和平犹豫片刻后,缓缓解释着。

    “狗屁,猪圈里的猪上树都没这么扯淡的。”内阁和司礼监核对名单时,郑江亭破口大骂着。

    一侧的郑樊不耐烦地用拐杖槌了槌地面,示意他闭嘴。

    “这字可是薛家两位公子的笔迹,今年主考官可是……”安悯冉目光一晃,落在首位之人身上,冷笑一声,“郑相,所有人可都是你们自己一手安排的。”

    郑江亭气得脸红脖子粗,闻言梗着脖子质问道:“安悯冉你什么意思?想说我爹和郑家这两位废……公子联合作弊吗?”

    安悯冉皮笑肉不笑地反将着:“我可没这么说,小郑相激动做什么。”

    他慢条斯理地拎起名单册子看了一眼,随后又笑道:“呦呦,这名单怎么一个眼熟的人都没有啊,怪不得小郑相这么生气,太原府今年一个人也没进啊。”

    郑江亭暴怒,可随后郑樊一个轻微的咳嗽声,他便又死死栓着自己的脾气。

    “可不是松江府的人倒是不少。”

    他咬牙切齿,语气阴阳怪气地说着。

    “自然,毕竟江南重。”安悯冉笑眯眯地说着。

    对面司礼监诸位面无表情看着内阁又开始裹脚布一般的内斗。

    “吵什么,还不兴人回头是岸不成。”杨宝敲敲桌子不耐烦地说着,“名单若是无异便赶紧公布,会试在开春,中间还裹着一个过年呢,这般紧张的日子,不要磨磨唧唧。”

    “正是如此。”戴和平连忙缓和内阁僵硬的气氛,笑说着,“入场三道关卡,每日一次随机检查都不曾发现不该之物,字也都是他们的字,也许薛家两位当真是发奋苦读了。”

    郑江亭坐在太师椅上,抱臂冷笑:“考前前一晚趴在花船女人身上苦读吗。”

    这话说得尴尬,屋中一边是司礼监,一边是自诩身份的读书人,这种下三滥的话,连着和稀泥的戴和平也接不下去,嘴角微微抿起。

    “今日可就要给万岁一个答案呢,此事拖不得,司礼监没有意见。”封斋出声打破沉默,慢吞吞说着,“我瞧着今年这院试真不错,解元跟着我们司礼监和你们都有些关系呢。”

    他故意斜了一眼谢病春,见他眉眼也不曾动一下。

    至于明笙更是老神在在,脸无异色。

    “是了,不过是一张秀才名单,已经一半多的皇亲国戚。”郑江亭冷笑一声,“你让天下读书人如何想。”

    “等倒了会试,殿试,是不是名单上扔一块砖头都能砸到贵人。”

    他把那张纸直接扔在地上,狭长的眉眼微微眯起,扫过众人:“诸位都是寒窗苦读上来的,最是明白读书人的苦楚,这名单我礼部可签不下字。”

    安悯冉挑眉,紧跟着质问道:“这般大义凛然,是因为这些考上的人不愿签,还是没考上的人,你郑江亭自己最清楚。”

    郑江亭斜眼看他,傲慢地偏过头去。

    戴和平捡起名单,愁眉可怜说道:“那,那司礼监其他人呢,可有其他意见,也一并提出来吧。”

    “没有。”封斋事不关己地说着。

    “我也没!”杨宝紧跟着附和着。

    “我,我也……”汤拥金正打算说话,突然看到黄行忠朝他看了一眼,到嘴的话,立马变了个调,“也静观其变。”

    封斋蹙眉,立马去看至始至终都在沉默的谢病春。

    内阁众人也紧跟着去看一直不曾说话的谢病春。

    “小郑相说得不错。”

    谢病春不负众望,慢条斯理地开口。

    这一开口,连自视甚高的郑江亭都惊了,忍不住惊讶地看着他,颇为受宠若惊。

    “今年解元可是钱得安,太后的表哥。”封斋皱眉强调着。

    谢病春偏首,手指转着那枚古朴的银戒,嘴角微微勾起,似笑非笑道:“看到了,封禀笔打算亲自去报喜?”

    封斋脸色僵硬。

    报喜都是底下奴才做的事情。

    “所以掌印意下如何。”郑江亭脸上露出笑意,随后慷慨陈词着,“掌印做事一向公正,如今都看不下去了,一定是做的太过分了。”